内江第一城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社区广播台

查看: 45429|回复: 0

从四川农村青年新闻讲习班摇篮里成长起来的高产高质“散文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6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月5日中午,现在四川资阳打工的眉山籍高产“散文家”、56岁的农民写手罗坤问我:2月10日,被誉为“火种、灯塔、铺路石”、助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全国各地成千上万落榜回乡青年成才、致富的四川农村青年新闻讲习班创办39周年了,讲习班年年都在搞活动,马上39周年了,搞不搞个活动交流一下、纪念一下?

1_已压缩.jpg

他自豪地和我聊起他的写作成绩,说他“是从四川农村青年新闻讲习班摇篮里、在范长江崇高革命风范鼓舞下成长起来的”,特别感谢我这四川农村青年新闻讲习班的创始人。
罗坤生于1967年,笔名骆申,四川仁寿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诗歌学会会员。2017年重拾旧梦与文字结缘,在各级各类纯文学报刊发表30余万字。作品散见于《中国应急管理报》《中国社区报》《华西都市报》《四川工人日报》《四川农村日报》《西安日报》巜今晚报》及《西南民兵》《巴蜀史志》《时代报告》《晚霞》等杂志。散文入选《四川散文》《散文笔会》;报告文学入选《蜀地战贫》《蜀韵纪事》;诗歌入选《四川诗人》等选本。有散文诗歌多次在全国征文中获奖。

4_已压缩.jpg


5_已压缩.jpg

    2022年1014日,他写的四川农村日报创刊70周年征文——《我与川农报的缘分》在四川农村日报发表。
    从他的征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他确实从四川农村青年新闻讲习班的摇篮中成长起来,梦想成真,散文出彩!
    他说:
  我出生在川中丘陵仁寿县一个小小的村子,在我十岁那年的冬天,母亲没能熬过寒冷,撒手离我们而去。
  三十五年前,翻着高中课本的我,思念去世的母亲,时常写一些情意绵绵的短文,班主任老师觉着语句通顺,文笔流畅,字里行间流淌着真情实感,常常做范文朗诵。这激发了我的写作梦,从此一颗文学的种子在心中发芽。
  因为偏科,高中毕业我便早早地与学校无缘了。虽然离开了学校,但那个文学梦,成了我心中跳动的音符,时时敲打着我。
  1987年7月,当我从川农报上看到内江举办“新闻讲习班”的消息,心潮澎湃,立即邀约文友一起前往甜城内江,参加在内江市东兴区举办的“四川农村青年新闻讲习班”,聆听川农报编辑老师的新闻写作课,学到了许多新闻写作知识。

2_已压缩.jpg
罗坤(后排右一)

3_已压缩.jpg

罗坤(前排右一)


  从内江回乡后,我不断走村串乡采访写稿子,先后向川农报投稿,其间收到编辑老师几封回信,告诉我哪些地方需要详写,哪些地方可以省略,人物通讯的几大要素如何掌控……在编辑老师的鼓励下,我有两百多篇新闻稿和通讯稿在当地广播站台或报纸发表,有少量的人物通讯刊发在川农报等省市主流报刊上。于是,我被仁寿县委宣传部聘为特约记者,被禾加区武装部聘为特约通讯员。
  1993年,川农报改版,版面增加了,内容更丰富了。我拿到了乡广播员的聘书却因为婚姻的缘故未能走上工作岗位,也没能在新闻写作之路上有所作为,而是远嫁资阳做了上门女婿。但我与川农报的联系更加紧密了,有事没事就到村公所去翻阅川农报,看新闻,觅技术。
  2000年,我在川农报上看到许多农村青年利用农村条件养鸡致富的报道,萌生了养鸡的念头。说干就干,我把川农报上的许多通讯剪下来,照着人家的故事做自己的养殖事业。买养殖书,学技术,打疫苗,育小鸡,从最初的几十只到几百只,最后养到几千只,全靠川农报上学技术……
  2015年,禽流感席卷全国,我的养鸡场损失惨重,可以说是血本无归,再也没有启动资金养鸡了,人生就像“蒲公英”,一下子又跌入低谷。
  读着川农报蒲公英副刊上的许多文章,我的心情慢慢好转,对人生又有了信心。文学的种子,又在川农报副刊的熏陶下发芽了。那些悬挂或跌落峡谷的蒲公英,无论长成什么模样,开或不开花。不管命运怎么漂泊流浪,总是扑向绿的怀抱,在我心中,拥有一粒蒲公英种子,就拥有了广袤草原……
  拾起一段记忆,撞开一扇心门,搁笔沉思,举笔疾书,胸中似有千军万马奔腾,只为那一个梦,那一个三十五年前的文字梦。我又把生活中的点滴记下来,写成文字,投稿到川农报蒲公英栏目,《中秋吟》《禾雀花开》《火红青春献三线》等诗歌散文见报,我又一次与川农报牵手……
虽然我只是普通的农民工,普通的打工者,从保安、保洁做到而今的养老护理员。梦想始终属于敢追梦的人,在追梦的路上,川农报给我信心,让我重新站上人生的起跑线。尽管年逾五十,文字梦还在,寂寞地打字,寂寞地生活,即使“草盛豆苗稀”,我也要坚持到底……
近年来,他打那工没有星期天、节假日,但是他熬更守夜,勤奋笔耕,每年的各级各地报刊发表散文几十篇。
2023年,他的散文在《四川农村日报》《华西都市报》《中国劳动保障报》《四川工人日报 》《南宁日报》《资阳日报》《潮州日报》《中山日报》《兰州晚报》等报纸和《当代党员》《蜀韵文旅》《资阳人》《香江文艺》 巜古蔺文艺》巜普州文艺》《瀛湖》《呼玛河》杂志等全国各级各类报纸刊物发表散文35篇4万余字。
2023年,他的散文在全国各级各类报纸刊物征文比赛中多次获奖:
在《一湖丘壑黑龙滩》获情系黑龙滩征文优秀奖;散文《择一城而居》获资阳市总工会举办的“成渝之·巴蜀门户”2023年资阳职工美术书法摄影征文作品大赛二等奖
诗歌《鸟儿栖息在黑龙滩》获眉山市第五届“寻找最美家乡河湖”主题摄影、书画和文学作品征集活动二等奖
散文《有一种春天叫中华水库》获眉山市第五届“寻找最美家乡河湖”主题摄影、书画和文学作品征集三等奖
散文《柑橘“清见”满山坡》获由四川省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中心联合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四川省网络视听协会、《现代艺术》杂志社等单位主办的“风韵巴蜀,物华天府”四川风物宣传推广作品征集大赛二等奖
散文《有一种春天叫中华水库》获第五届“寻找最美家乡河湖”2023年度主题征文、摄影、书画活动三等奖。
2023年5月,他被聘为湖北野草文化传媒公司野草文学工作室签约作家。

6_已压缩.jpg

2023年11月3日,他被嘉兴纸上云间传媒公司评为年度最佳作者。
所以,文友赞扬他是“高产高质散文家”!
罗坤的散文主要是写故乡的人和事。他说:“我来自乡村,成长于乡村。行千里路,写千里事。乡村是写不完的话题,是我写作的根。取之不尽的乡愁写作,写资阳本地的乡村振兴、乡贤人物,为自己的第二故乡资阳讴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